原文標題:總部經濟效應凸顯,廣州甲級寫字樓供應量將創“十年之最”
樓宇經濟體現一個城市的綜合競爭力。1月26日,廣州市樓宇經濟促進會發布的《2020年灣區·廣州樓宇經濟發展報告》顯示,目前廣州樓高在300米以上的寫字樓數量超過北京和上海,廣州寫字樓空置率在全國一線城市中最低。據戴德梁行廣州公司預測,2021年廣州甲級寫字樓計劃新增供應量將達120.4萬平方米,數量之多為十年來之最,其中七成位于琶洲,琶洲有望成為華南成熟最快的CBD(中央商務區)。
廣州市目前共有標準寫字樓2095棟
該《報告》顯示,廣州市目前共有標準寫字樓2095棟,辦公規模近2000萬平方米。從層數上看,10層以上的商務寫字樓874棟,20層以上的高端寫字樓484棟;從辦公規模上看,辦公面積在5萬平方米以上的商務寫字樓112棟,辦公面積超過10萬平方米的大型綜合體42棟;從樓高上看,樓高200米以上的商務寫字樓40棟,其中樓高在300米以上的10棟,數量超過北京和上海。
該《報告》顯示,目前在穗投資的世界500強企業309家,涉及落地項目1100個,超過90%的世界500強項目落戶或租用商務寫字樓,商務寫字樓入駐企業平均在地注冊率超過85%。2019年廣州稅收等貢獻達億元的樓宇超130棟,直接創造地方經濟貢獻超650億元,樓內常駐辦公人員近200萬人。全市商務寫字樓平均租金175元/平方米/月,空置率6.5%,租金下降幅度及空置率兩項數據均為全國一線城市中最低。
廣州商務樓宇的空置率在四大一線城市中最低
廣州市商務局招商服務處處長韓楨祥表示,廣州樓宇經濟的整體發展狀況,放眼全國來看,也是處于領先水平的。廣州市累計市場主體超過260萬戶,企業主體超過150萬戶,商務樓宇正是主要的產業載體。隨著廣州市現代服務業和總部經濟的發展,全市“百戶樓”(按照同一地址集聚100家單位以上的商務樓宇)有937棟,其中營業收入合計在億元以上的樓宇有892棟,十億元以上的樓宇有268棟,百億元以上的樓宇有15棟,還有營業收入合計在千億元以上的“千億樓”。即使受疫情影響,廣州商務樓宇的空置率在四大一線城市中是最低的,租金也是最平穩的,為投資者以更低成本實現發展提供了好的選擇。未來,廣州市商務局將按照市委、市政府工作部署,從政策支持、規劃指引、標準制定等方面,進一步推動廣州樓宇經濟穩步發展。
樓宇經濟帶動區域經濟快速發展
立白集團總裁陳澤濱表示,立白集團總部所在的立白國際商務中心,作為白鵝潭CBD商務區首個啟動項目,也是廣州西翼片區首個落成的超甲級商業綜合體,充分發揮了帶動白鵝潭商務中心片區轉型升級、經濟騰飛的引領作用,肩負著廣州市打造白鵝潭沿江總部經濟帶的光榮使命。目前立白國際商務中心企業入駐率超95%,除了中國制造企業500強企業立白集團以外,也成功引進了包括世界500強企業在內的一批高質量知名企業。企業在地注冊率超85%,樓內企業年納稅總額3億多元,納稅強度7000多元/平方米,多家企業注冊資本超億元以上。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到,樓宇經濟產生了一批優質稅源,充分帶動了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。
未來,在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方面,立白集團將繼續以總部集聚經濟、醫藥健康產業和新興服務業為重點,按照“雙區”建設、“雙城”聯動戰略,配合打造廣州西翼CBD(中央商務區)、千年商都RBD(休閑商務區)、嶺南生活CLD(中央生活區),繼續勇當區域經濟發展排頭兵!為促進廣州市樓宇經濟的蓬勃發展加油助力。
樓宇數智化近年新興起
2020年,雖然受到疫情和國際政治經濟的短期影響,但從全國、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廣州市角度出發,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、產業結構升級、交通基建完善、營商環境優化、城市更新提速,都將推動樓宇經濟持續發展。
越秀房托董事會主席兼行政總裁林德良表示,樓宇數智化近年新興起,發展在不斷加快,從個人的感受來看,廣州整體的樓宇數智化在全國來講應該排在前列;隨著5G時代的到來,還有很大的應用空間。當前,樓宇經濟的驅動因素從市場開發轉向科技驅動,科技與綠色、共享、健康、安全等趨勢與樓宇經濟發展更為融合。
未來,商務樓宇將與產業經濟高度結合,隨著新的產業模式不斷演進,從開發驅動轉向科技驅動,樓宇經濟的發展將更加倡導綠色、健康、人文、共享等理念,市場主體多元化的比較優勢將更加融合,促進樓宇經濟可持續、高質量發展。在現代產業的支撐及有關利好政策的加持下,樓宇經濟集聚效應將更加顯現,成為廣州乃至粵港澳大灣區經濟增長的新引擎。
2021年廣州甲級寫字樓市場供應量約七成位于琶洲
據悉,2020年,廣州全年共迎來3個甲級寫字樓項目入市,共計23.1萬平方米新供應投入使用,推高總存量至518.7萬平方米。受供應量增加、需求遭疫情拖累等因素綜合影響,寫字樓空置率小幅攀升,但仍處于10%之下的低位。
2021年,廣州甲級寫字樓市場計劃供應量將達120.4萬平方米,為十年來之最,其中約七成位于琶洲,總量達83.5萬平方米。新增應和租金的調整,將激發新的租賃需求,帶動整體市場活躍。對此戴德梁行廣州公司總經理羅良表示,琶洲西區有望成為華南地區成熟最快的CBD。琶洲從2010年土地出讓開始,中間經過快速建設發展,琶洲西區土地出讓基本完成。未來廣東省航運集團、三七互娛、名創優品、丸美、海大等企業總部將聚集于此。CBD的成熟通常需要20年以上的發展期,但在升級規劃的產業定位和政策利好加持下,琶洲未來可期。
同時值得關注的是,未來四年,廣州將迎來32棟總部自建的高端寫字樓物業入市,總面約220.91萬平方米,約占全市供應的70%。其中,實業總部占比最高,其次為新業態行業、金融總部、房地產等行業總部。
戴德梁行廣州公司寫字樓部主管及董事梁杰對此評價,鑒于總部物業基本落位于琶洲,總部經濟將是區域未來發展的主要驅動力。隨著產業結構進一步聚集完善、商住配套的增加、城市更新的提速,辦公科研研發產業載體將更為豐富。總部項目帶來的新增供應將促進科技企業搬遷聚集,加快區域內產業升級,總部經濟集聚效應逐步凸顯,琶洲西區作為企業總部基地的地位將得到進一步鞏固。
相關鏈接:
廣州商務樓宇發展歷程
廣州商務樓宇發展歷程可以追溯到20世紀80年代,沙面、十三行、天字碼頭、人民南路一帶是當時商貿集聚地,南方大廈是當時廣州“寫字樓”地標,也是中國最早的“摩天大樓”。
20世紀90年代初,隨著城市中心的逐統東移,環市東路淘金一帶成為廣州第一代CBD,當時的世貿中心是廣州第一代真正意義上的商務寫字樓。
2000年前,廣州城市的東進南拓步伐提速,天河北路高端商務區迅速崛起,逐漸集聚了以高科技產業、房地產為代表的朝陽產業和支柱產業以及跨國公司總部,1997年落成的中信廣場,是廣州地標性建筑之一,一度占據了廣州第一高樓的位置。
踏入2000年,珠江新城在短短十幾年時間,從一片荒地成為廣州最“高大上”的區域——華南地區最大的CBD,三大國家級中央商務區之一,同時也是中國300米以上摩天建筑最密集的地方和地區內世界500強企業最密集的區域,廣州國際金融中心、廣州周大福金融中心、富力中心、合景國際金融廣場等新一批地標性寫字樓鱗次櫛比,標志著珠江新城商務區已發展成熟。
據不完全統計,廣州市現有寫字樓超過2000棟,存量面積近2000萬平方米,其中,越秀、琶洲、天河北、珠江新城四大商圈高端商務寫字樓超過590萬平方米。廣州國際金融中心、廣州周大福金融中心、中信廣場等10棟樓高300米以上的摩天大樓以及超過250棟樓高30層以上的知名寫字樓,共同構筑起廣州現代化城市景觀的天際線。
在2020年8月中國廣州國際投資年會上,共有266個項目、總投資額超過人民6500億元進行簽約,主要集中在總部經濟、人工智能、數字經濟熱點等領域,多個重大項目的落戶也將進一步激發市場需求,提振市場信心。
展望未來,從粵港澳大灣區的角度來看,以港、澳、廣、深四大中心城市為引擎,將持續發揮區位和比較優勢,對周邊區域的輻射和帶動作用有增無減,這無疑將持續利好廣州商務寫字樓市場。廣州也將持續發揮灣區核心門戶城市的區位優勢,強化國際貿易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功能,持續推進營商環境3.0改革,從基礎設施、科技創新、文旅健康等多維度著力建設國際大都市。
未來三至五年,廣州將形成琶洲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、廣州國際金融城、黃埔臨港經濟區的“黃金三角”超級商務圈,“一江兩岸三帶”融合發展將大大提速,僅琶洲地區未來5年內新增供應量初步估計將超過300萬平方米,復星、小米、騰訊、阿里、唯品會等總部大樓將相繼落成入市,大大增強廣州對高端產業的承載能力,同時,總部大樓落成和頭部企業入駐,將推動創新業態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抱團,助推廣州產業結構升級和優化,樓宇經濟對地區產業和社會經濟的貢獻將進一步彰顯。
文/圖: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妍
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黃寬偉
轉載請注明出處:http://www.noyue.net/article/news/777.html